1997年7月1日,香港主權移交中國,香港旗以洋紫荊花*為特色,首次在空中飄揚。 洋紫荊(Bauhinia blakeana)是香港本土植物,以香港總督卜力之名命名,有別於中國內地生長的紫荊花,百多年前首次被發現於香港島薄扶林。1965年後被獲定為香港市花,其時,何孟恆正任香港大學植物系實驗室主任,並曾出版一系列有關香港植物的中英文書籍,如《香港有毒植物》等。 何孟恆與妻子一同創立汪精衛紀念託管會,也是《汪精衛與現代中國》系列的奠基人。此外,因本身的植物學訓練與家學淵源的背景,何孟恆還是一位傑出的植物繪畫家,他的作品兼具西方傳統植物學插圖的細緻以及中國嶺南文人畫的浪漫,他的作品不但曾得過獎,也曾在多處畫廊展出。而在眾多植物中,何氏選擇以香港植物作為他繪畫的主題,洋紫荊便是其中之一: 何孟恆於香港舉辦的植物繪畫展何氏亦曾繪畫另一香港土生的葛量洪茶,此花以當時港督葛量洪的名字命名,乃瀕危植物。多年來,獨見於香港大帽山最高峰的一棵樹上。年復一年,何孟恆都會登山拍攝這花,後來更繪畫多幅以作紀錄保存,其中一幅收錄在《何孟恆雲煙散憶》頁235。如同他的畫作,其對昋港充沛之情感、細膩之描寫,散見在《何孟恆雲煙散憶》不同章節上,包括第五章〈香港〉、第二十章〈居港的開始〉、雜錄〈淡紫色的杜鵑〉等。 何孟恆(1916-2015),廣州出生,自幼在中國各地生活,並曾在北京、廣州、成都上學。他還經常隨汪精衛一家奔走不同地方,如河內、南京、武漢、上海、名古屋等地。戰後何孟恆因汪精衛關係而被判入獄兩年半,獲釋後離開中國,來到香港,從此稱這片地方為家。*由何弢(1936-2019)設計,他是汪精衛親信何炳賢(1901-1999)的兒子,有關何炳賢生平可見《汪精衛生平與理念》頁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