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傍晚由書塾放學回家的時候,父親必令我大聲誦讀王陽明傳習錄等書兩三頁,傾耳而聽......汪精衛
受了父親之薰陶,陽明學說自幼成為了汪精衛重要的精神支柱。* 綜觀其生平作品,不時也可見汪氏對王陽明的欣賞,甚至可說是一生服膺陽明學說,例如:
汪精衛曾親身到天池山,找尋王陽明刻於石碑上的詩作,奈何真蹟不可復見,故汪精衛親筆手書王陽明詩四首並識刻石,拓本可見《汪精衛詩詞新編》頁245。1920年更作詩〈登天池山尋王陽明先生刻石詩於叢薄中得之〉一首紀念,全詩收錄在《汪精衛詩詞新編》頁27,詩文如下:
拄杖撞天志不回.斷碑一角臥荒臺.
依然風雨霾山下.手剔莓苔只自哀.
1938年,成立國民政府一年前多,汪精衛把三十年前留學日本時開始翻譯的《陽明與禪》完成並補譯成書,並於1942年由中日文化協會出版。汪精衛更為此書親自寫下序與跋,全文可見《汪精衛生平與理念》頁523,當中他提到自幼最愛讀王陽明《傳習錄》,敬佩其「正直光明,表裏如一。而於知而不行,只是不知之說尤所服膺」,由此可見汪精衛對王陽明的理念非常深刻。
*汪精衛,〈自述〉,《東方雜誌》卷31第1號(1934年),頁1-3。全文收錄在汪精衛紀念託管會編,《汪精衛生平與理念》(台北:時報出版,2019年),頁518-519。